哈囉!您好,歡迎參觀~

※若要轉載文章或照片&圖片,請留言告知喔!謝謝~

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

《少女的悲劇》書評:欣賞悲劇之美,讓希望活起來!



欣賞悲劇之美,讓希望活起來!
悲劇是什麼?亞理斯多德在《詩學》第六章有重要的定義說明:「悲劇是對於一個嚴肅、完整、有一定長度的動作的模仿……方式是通過動作而不是通過敘述;引起憐憫和恐懼,從而導致這些情感的淨化。……此外,悲劇所引起的情感是對人物所受災禍的憐憫和恐懼。這些情感在看悲劇時受到『淨化』,所以對心理能起健康的影響。 因此,西方早期著名的戲劇家都是以創作悲劇聞名,悲劇可以說是最高形式的美,欣賞悲劇變便成了美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。

如何欣賞悲劇?魯迅說過:「悲劇是,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。」人的美好在卑污殘忍的環境下被撕裂毀滅,這就是悲劇最讓人動容的地方。這就好像將一朵剛綻放美麗的鮮嫩花朵,一瓣瓣撕碎在我們面前,讓人扼腕歎息,靈魂也跟著生疼起來。

《少女的悲劇》從書名到內容,都明顯預言了少女悲劇的無可避免。作者更在悲劇中創造出對比的衝突:受害者是出生富豪、豐衣食足、備受呵護的千金小姐;加害者則是出生孤兒院、窮苦艱辛、飽受凌虐、寂寞待人領養的孤兒。兩人的出生天差地別,非常不公平,然而人生無所謂的公平。因為先天條件的不公平導致犯罪,犯罪者也算是悲劇人物。

悲劇人物不僅如此,本書的主角辦案探員及其夥伴都不是神探,他們也擁有各自生活的麻煩與困境,甚至也有苦難的過往,與一般人無異,唯一不同的是,他們全心投入辦案,認真想辦法,希望能盡快救出被害人,也讓自己的日子能夠過下去。辦案的期間他們過得很糟糕,然而最後終於逮到兇嫌,讓一切都變得很值得。雖然結果與解答讓他們悲傷,但是他們終究得到某程度上的滿足,也從中證明疲於奔命不全然是白費工夫。

最後的悲劇人物就是所有被害人的家屬,無論是面對慘死的子女,或是受害多日、終於被救回的子女。各自都有一段艱辛的路要走,要想方設法療愈受傷的子女,也要療癒自我飽受煎熬的心靈,當悲劇發生時,身在其中的每個人都不再是原本的那個人。我非常認同並欣賞書中的一句話:「有時候,你所能做的只是祈禱你有活下去的力量。」是的,先想辦法活下去,才會有重生的希望。

少女的悲劇不僅僅是個人的悲劇,更是社會的悲劇。於是,她的悲劇成為一種必然,少女的悲慘命運和她的環境緊密相連,作為一個出生富裕、善良純真的千金,卻吸引窮苦黑暗孤兒的變態愛慕與迫害。還好,垂死的千金少女最後以「生」相抗,為悲劇畫上了最美麗的休止符。

悲劇具有一種殘酷而深刻的美,通過對衝突性的揭示,通過對有價值東西的毀滅,表達了對真善美的肯定。《少女的悲劇》結局悲壯卻不悲觀,使我們透過它,感受到一種新的生命,看到了黑暗世界中的一線光明。人生若是一齣悲劇,那我們就全心投入、笑對一切,便是肯定人生的頂峰。《少女的悲劇》上演了悲痛,卻燃起了新的希望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